台灣藝人涉嫌吸毒的社會現象再次突顯了毒品問題的嚴重性,對於毒品的防治也規劃了不同層面的作為,另外直到民國九十九年11月底,愛滋感染者當中因為共用針具而感染愛滋的案例已攀升到感染者當中的32.37%、6441人(疾病管制局99年11月30日統計資料)。
1997年何大一博士研究的三合一藥物雞尾酒療法問世之後,愛滋感染者已經脫離了快速死亡的陰影,愛滋感染者只要配合服藥就可以好好控制病情,愛滋病儼然已經成為了慢性疾病。但是感染者服用的藥物成本並不便宜,平均一個人使用一個月份的三合一藥物費用便高達新台幣兩萬參仟元之譜。因此不斷攀升的毒品濫用造成的愛滋感染意味著巨額的醫療成本。毒癮愛滋已經成為另外一個高社會成本的現象。
內毒品防制的工作已經行之有年,但是從愛滋教育談毒品防制亦不失為一個關連性極高的有效切入點。
HARM REDUCTION(中文譯為「減害」)的精神在於降低毒品對於整個社會的傷害,其中衛教宣導及篩檢諮商為三大重點計劃當中的一環,關愛之家進行「從生命教育與愛滋教育談毒品防制」的校園宣導活動已經進入第五個年頭,期間透過一貫生命教育的活教室感動了許多的新一代青年學子及聽講者,透過「愛滋關懷」的角度使得聽眾以切身的角度一窺「感染者」「毒品」的全貌,其中的生死、悲苦、掙扎以及他們內心所需要的心理支持同時牽引出聽眾「悲憫生命的同理心」以及「人生是否有更好的選擇?」的省思。如此一來,聽講者已經能夠以深層感受為基礎,具備「愛、憐憫」及「保護自己」的能力。我們相信如此一來能夠在毒品防制的既有骨架上加上有血有肉的感受,為毒品防制活動增添深層的意義。
生命教育大師J. Donald Walters在其重要的著作《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中定義了何謂「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套教育系統,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標:在心靈與心智、身體與精神的各個層面上逐漸進步,變成比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樂、和諧的人(2000:215)。不同於僵固的正規課堂教育,本質上屬於非正式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的生命教育更能有效地面對和處理社會變遷(Simkins, 1977 & Reymer, 1999 ),因為生命教育鼓勵孩子們從生活中學習,學習的歷程是根植於生命本身,而非課堂上所傳授的片斷事實與理論(Walters, 2000:54),並同時要求孩子在生活中學習與實踐之際,「以懷疑的態度檢視那些不曾被質疑過而代代相傳、一成不變的知識內容(P10)」。
所以,愛滋教育必須是生命教育。
西方並沒有生命教育這個專有名詞,西方談到生命教育,大多是指70年代開始受到重視的生死學。台灣本土發展的生命教育包含了解自己、尊重他人、品格、情緒管理、挫折恢復等,是身為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命力。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孫效智為生命教育下了一個定義:引領學生探索人生最核心的議題,並達到知行合一,就是生命教育。除了培養積極正向的人生觀,最重要的是付諸行動,把自己的價值觀實踐出來。(註一)
關愛之家提供充沛的感染者經驗分享,分享生命經驗的同時,立場頓時轉換,一個平常不斷被歧視的身分在台上揭開了隱密的面紗,成為生命的分享者,聽眾於台下以一種了解的態度去聆聽。此時道德規範、價值觀,開始重新建構。回想我們小時候在學習避免被火燙傷的時候,我們的父母並不是一昧地把火光隱藏,而是在我們的經驗當中感受到了火的熱度、解開了好奇同時也有一點害怕,從此之後開始避免火燒,長大之後甚至可以好好地使用火燄。
註一:此段摘錄自天下雜誌特刊44號第9頁(什麼是生命教育?)部內文。未來的世代當中,只要愛滋尚未有解藥,與疾病和平共處是不可避免的景象,因此我們更期盼聽講者能夠深刻地了解到疾病、感染者,從此懂得避免成為感染者,間接但有力地教育聽講者遠離毒品、危險性行為或其他錯誤的抉擇。
宣導對象:國內各大專院校、高中學生,本企畫亦通用於監獄、其他單位之宣導場次。
辦理時間:常年舉辦
場地需求:室內場地尤佳
器 材:投影機、布幕、電腦(附設DVD光碟機、支援USB隨身碟、音效輸出正常連接到音響設備)、麥克風二支
活動時間:一堂課或兩堂課的時間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