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共同發布《醫事人員愛滋認知度調查》。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表示,超過八成醫事人員對於愛滋的認知度低,不清楚U=U(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的定義。其中了解U=U者中,以年輕醫事人員、醫學生較高。
疾病管制署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各國監測資料顯示,今(2024)年全球M痘疫情緩升,其中非洲區自5月起疫情明顯上升。WHO於8月14日針對此波疫情召開緊急委員會,並於會後表示,非洲疫情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為爆發疫情中心,今年報告病例數已逾15,600例,537例死亡,主要因為開始流行能快速傳播之Ib型病毒,並陸續透過人際接觸擴散至周邊國家,目前已知Ib型病毒可能主要透過性行為和家庭接觸傳播,感染者多為年輕成人和兒童。鑑於此波疫情已出現跨國傳播且致死率較高,且當地資源匱乏,無法進行系統性監測,決議宣告此次疫情成立「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期能投入更多資源,並呼籲各國積極監測及加強警覺等防範措施。
今天為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關愛之家祝福大家七夕快樂。
昨(9日)疾病管制署表示:一年一度七夕情人節即將來臨,這是情侶相聚表達愛意的浪漫時刻,同時也是關心彼此健康的時機,提醒民眾在甜蜜秀恩愛的同時,也不忘與伴侶落實安全性行為及定期愛滋篩檢,守護自己與伴侶的健康。
在第25屆國際愛滋病大會(AIDS 2024)上,Gilead Science 發表了其每半年一次注射的HIV預防藥物Lenacapavir的全面有效性和安全性結果。第三階段的PURPOSE 1試驗顯示,Lenacapavir在參與者中達到了零HIV感染的成果,展示出100%的有效性,並且表現優於現有的每日口服Truvada等PrEP方法。
在2024年7月的國際愛滋病學會會議上,全球頂尖科學家揭示了次世代「柏林病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及雙藥療法在HIV治療中的顯著成效,這些成果為HIV治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與方向。
全球專家共議 HIV/AIDS 的挑戰與未來策略:資金、合作與人權
緬懷 2014 年乘坐 MH17 航班的國際愛滋病學會(IAS)成員,包括當時的 IAS 主席及多位傑出科學家。她提到,自那次悲劇發生以來,全球在對抗 HIV/AIDS 方面雖有顯著進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關愛之家的同仁7/21-7/26在德國慕尼黑參加第25屆國際愛滋大會AIDS2024,本次大會同時也慶祝Global Village舉辦20週年。
曾經被比喻為「20世紀黑死病」的愛滋病,在雞尾酒療法、單藥錠、抗病毒藥物陸續問世後,已經可以控制病情,甚至達到體內測不出病毒量,測不到病毒就不具傳染力。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台灣愛滋病例自2018年起,已連續6年呈下降趨勢,去年新通報感染人數共計944人,顯示獲得有效控制。
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日前分享一個病例,患者為一名年輕男子,因發燒沒有就醫、自行服用退燒藥,斷斷續續一個月都未痊癒,直到出現喘的症狀,才決定掛急診。蘇一峰醫師指出,因男子的X光片出現「毛玻璃樣變化」,原以為是「肺囊蟲肺炎」,沒想到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感染的竟是愛滋病。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李懿軒:善用社區藥局資源,守護大家用藥安全健康。